公共信息

王府井爱便利将开到百姓家门口

2017-03-31 17:18:24

3月30日上午,王府井集团与爱便利公司合资组建“北京王府井爱便利商贸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王府井集团董事长刘毅与爱便利公司董事长范永刚共同宣布:首期合作项目66家便利店铺,将于今年66日亮相京城。刘毅强调:我们的目的就是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关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总体规划,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把便利和高品质的服务送到百姓的家门口。

200余位合作商、供应商代表见证下,集团常务副总裁尚喜平与爱便利公司COO陈诚,共同签署了合作文件。

针对便利店业态如何在北京市政府加大城市改造力度,疏解非首都功能之际,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居民的居家购物更加便捷、提升品质?北京市商务委委员赵卫东给出了答案。


他认为: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北京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市场需求巨大,发展社区商业,提高社区商业服务水平,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是北京保障服务和改善民生、建设国际一流和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

他说:今年,北京市商委将持续推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疏解、一手促提升,着力完善便民商业设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政策扶持、资金引导等多个方面采取系列措施,进一步优化社区商业发展的环境,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应该说,社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便利店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刘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升级,特别是对“品质与便利”需求的旺盛,催生了便利店品牌化的新趋势。以居家周边300至500米生活半径内,购买有品质的生活日用品的需求显得愈加突出。双方基于对便利店发展意义的共同认识,达成战略合作。

他认为:王府井发展业态比较多元,但是百货业态仍然是王府井的主力业态。由于消费升级,百货业态也急需进行提升,来适应线上线下的新的消费领域的需要。与爱便利的合作基于爱便利线上线下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及专业化的运作团队和经验,加之王府井集团的品牌优势,商业资源配套的优势,因此合作得以促成。王府井集团与爱便利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来进行运作,通过董事会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

集团总裁杜宝祥在致辞中介绍了发达国家便利店业态的产生和发展,及我国便利店经营的快速发展前景。他说,纵观北京便利店市场,无论是已经耕耘了十几年的外资企业,还是如快客、中商惠民等内资便利店企业, 近两年都有非常好的增长势头。王府井集团进入便利店经营领域源于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格局,我们致力于打造王府井商业生态圈,真正实现王府井商业覆盖消费者的全生活体系。

他认为:努力地接近消费者,更加真切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实现王府井与消费者生活的连通至关重要。我们要努力让王府井稳固在消费者心中,深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

范永刚在致辞中概括了爱便利公司的独特优势,即:立足社区+整合存量(资源)+优化渠道+线上线下。

签约仪式后,刘毅与范永刚共同回答了媒体提问。

在签约仪式前一天,集团党委副书记东嘉生会晤了爱便利公司董事长范永刚,双方就合作合同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另据爱便利公司信息技术总监赵丽介绍:在2016年下半年,东嘉生开始与爱便利方面进行了初步接触,双方在合作理念和经营方式上达成一致意见;随后,双方谈判进展顺利,王府井方面多次与爱便利沟通,在很短的时间内,双方就达成合作意向并着手确定合同细节。



以下为签约仪式上,有关人士的部分观点分享: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委员 赵卫东

王府井集团与爱便利的合作恰逢其时

 

王府井与爱便利的合作,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双方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强强联合,寻求共赢的结果。

2016年底,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调整商业结构,推动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设立便利店和社区超市,拓展便民增值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北京市在推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中,也把加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探索服务功能集成、引导业态转型升级作为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社区商业服务新模式的发展,引导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王府井集团与爱便利的合作恰逢其时,是大型实体零售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领域,运用互联网方式创新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作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双方都在原有的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基于对便利店发展意义的共同认识,以共建品牌为基础,以服务于民为动力,达成战略合作,对促进北京市社区商业繁荣,推动便利店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也非常期待双方的合作尽早开花结果,惠及广大市民。

 

王府井集团董事长 刘毅

坚持回归零售业本质,营造王府井购物生态圈

 

Q:现在是便利店发展的黄金期,如何看待北京商业发展及消费者需求变化?

A: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提升,同时提出社区服务如何更加便利化、规范化、连锁化,从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角度,其实北京的方方面面都是在结构性调整时期。便利店本身是服务于老百姓,服务于北京市民,而现状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杂乱无章。我们通过与爱便利的合作,以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去整合现有店铺,全面提升便利店品质。

北京市提出的“15分钟生活商圈”概念,对便利店的要求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空间。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全面启动,未来两到三年,我们在北京一定是规模化发展,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Q:以什么样的合作模式,进行王府井与爱便利双方的对接?

A:第一期资金投入5千万,专心做北京第一年目标——300家店铺。双方建立合资公司,管理权由董事会管理,充分采取市场化运营。

 

Q:王府井转型后,如何对待现有百货业态?

A:目前为止,百货业态仍然是王府井的主力业态。百货业在当下,特别是近些年,在传统零售业转型提升的过程中,是一个需要调整的行业,我们也在加大调整力度。我们强调固本强基,转型提升,就是要对现有百货业态全面改造,以适应新的客群需要。

随着业态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继续加大对购物中心、奥特莱斯、乃至于超市业态的发展力度。作为零售企业,我们秉承着全业态的发展格局,坚守商业的本质,坚持和回归我们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体验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营造王府井购物生态圈。

 

王府井集团总裁 杜宝祥

我们非常看重爱便利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中国的零售商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消费内容。随着这种变化,百货零售业创新经营模式成为必然,新兴业态也在这个消费需求变化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便利商业正是在这种现实环境下表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从发达国家的过往经历看, 便利店业态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步。当人均 GDP 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人们对消费便利性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和提高,这个规律在中国也同样得到了验证。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化都是“便利”需求的催化剂。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价格敏感度, 进而提升了时间、品质和便利需求。90 后消费群体崛起、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的社区常住消费人群增加,年轻群体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催生了“宅、 急、忙、老、幼”等需求。

 2016 年度统计数据,国内每个便利店辐射的人口均值为 1.2 万人。北京为 7185 人,而日本、台湾的数据则为 2300 人;在业态发展布局上存在着不均衡性,南方较好,北方稍差。对比便利店业态在上海与北京发展现状,两地在便利店数量上的差距,居然有10 倍之多,上海已经突破万家便利店,而北京勉强算得上是便利店的数量不足千家, 而且主要集中在闹市区及商务区,与社区的融合不足。

发展便利商业,更近距离地接触消费者,不仅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符合市场变化的要求,符合市政府的发展要求, 也符合王府井的发展战略。在拓展便利店业务的过程中,王府井选择了与爱便利合作,看重的是爱便利的整合供应链能力,以及他们所构建的完善的线下门店+线上社区电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爱便利公司董事长 范永刚

我们的优势在于大数据分析

 

爱便利在便利店行业中,首个提出打造服务力和商品力。在服务力方面,店铺会推出水电气一卡通,提供测血压仪、洗眼镜、打气筒等与居民相关的跨界服务,让消费者不出门店,就能把很多生活中的事搞定。商品力方面,借助稳定的产业互联网、IT系统支柱及大数据整合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帮助爱便利在数据上做出预测,做出购买行为的分析,以保证每个店销售出的产品是消费者想要的,而不是采购和厂家